冯祥云
冯祥云
冯祥云
1960 年7 月生于上海,先后毕业于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绘画专业;日本东京艺术专科学校(TSA)研究科专业;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获硕士学位。任职于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水墨缘工作室成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
春居 50×50cm
南坪写生 50×50cm
林峦春景 50×50cm
山乡春景 50×50cm
春涧流湍 50×50cm
春侬山馥 50×50cm
南马鞍写生 50×50cm
太行泡桐树 50×50cm
轿顶山梯田 50×50cm
太行人家 50×50cm
郑州站前广场 50×50cm
冯祥云
Q:从您的作品中,我们看到许多传统笔墨,您是怎么理解传统和临摹的?
A:对于中国山水画来说,不临摹古人经典作品是达不到理想的山水文化境界的,临摹对学习中国山水画是至关重要的,在个人学习山水画过程中,我把山水画分了四个阶段,分别为五代、两宋,元,明,清。
五代和两宋是中国画最高端的发源和最具有历史传承的阶段,是中国山水画文脉的基础。在这个阶段中,我更偏爱荆浩、关仝、董源、巨然、李成、郭熙、范宽、李唐,我把自己的山水画作品风格定位在北宋山水画的语境中。
我用了近四年,临摹了五代到清的经典山水画作品,其中包括五代董源北宋李成、郭熙、范宽,南宋李唐,元代黄公望、王蒙,明沈周、仇英和清“四王”,根据他们作品的风格及不同特点我以对临、意临和背临并用的学习方法进行解读与临摹。
Q:您是如何将临摹放到写生中的?
A:在此期间,我多次入太行写生,我选择去太行山是因为五代北宋画家画太行山的很多,我沿着先贤之路,在山中寻找荆浩的笔墨笔法,仔细观察一树、一石、一水,找到了许多北宋山水画大家画太行的笔墨出处和图式。这些感悟具体说来就是山石的各种皴法、符号、图式等,在大自然中找到了斧劈皴、刮铁皴、拖泥带水皴等皴法。
郭熙有“写真山真水”,石涛讲“搜尽奇峰打草稿”,加上这次是我第12次上太行山,从对北宋山水画家的作品来看,我仔细对照现实版的大山大水,找出了北宋山水画家的笔墨符号图式的源头。在太行山王莽岭锡崖沟,我真正看到了郭熙《早春图》中的山头和现实版的“拖泥带水皴”,也找到了范宽的“钉头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经典山水画符号融入个人情感写真山真水。
综上所述,我把临摹、写生、创作贯穿起来一并探索与学习,以古人的笔墨语言,写自己心中的山水,提高创作山水画的创作能力。
Q:那么您是怎么贯穿临摹、写生和创作的?
A:因为我对北宋山水画的相对偏爱,所以,我的山水画创作主题以太行山为母题,就如何创作?我是用郭熙的“可行、可居、可游”、“三远法”和“写四时山水”(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苍翠如滴,秋山明净如妆,冬山惨淡如睡”),对此我的创作有了文化背景上的架构,构图有了、意识有了、那当下的笔墨又是什么?
我觉得既要继承古人经典优秀的笔墨,还要发展自己的笔墨语言去画真山真水,古人的笔墨、皴法、图式几乎可以用在各种山石的表现上,至于如何融入个性笔墨语言,这就是考量个人的技术学术禀赋和对经典山水画的感悟和掌控。
我用古人留下的经典图式,创作符合当代人审美的山水画。我的山水画既有我个人的笔墨,又有古人的经典符号,传承中国山水画的“古意”,且符合广义的当代审美。
我的山水画作品,结合古人的感悟和我对山、石、树的理解,调整了我心中山水画,我把“焦距”或“焦点”时而对准远山、远树,将之浓化,时而对准近山近树将之淡化。构图有范宽山水相似的地方,范宽的构图当时就很当下,他所画的也是心中山水。
我画的也是我自己心中的山水画,有用树木遮盖山石,树木是我喜爱表达的内容,树木植物能表达四季,树与树、丘壑与丘壑之间的树木是有肢体语言交流的,我特别喜欢画寒林,树木在大风、大雪、大雾和阳光下会呈现不同的语言及不同的状态,对我而言,山石有时是为树木服务的。
Q:刚刚您谈到了“审美”问题,您觉得艺术是不是还在为“审美”服务?
A:一幅山水画画给谁看,为谁而画?肯定是为自己而画,但是,我要让看我画的人读懂我的画,读出我热爱大自然热爱大山大水的境界。我的山水画作品“审美”定位在既有文人画的品格,又能深受众人喜爱。具体而言,我山水画作品的画幅尺寸相对比较大,因为表现大山大水,尺幅大而相对有张力与气场。用墨韵的表现形式我常用的艺术手段。墨色画山水画,以单一的墨色画出心中多彩多姿变幻无穷的山石树木的色彩。正是因为我个人更偏爱宋人山水画,从中寻找自己的个性“符号”,我的“符号”未必是某种皴法和图式,但我觉得要有古人的痕迹有“古意”,“中国画”之所以叫“中国画”是因为笔墨和皴法是中国的,不然就叫水墨画了。而“水墨”是无法无天的,但我是有法度的。我崇尚经典,更崇尚中国经典山水画。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