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都市心灵脆弱的闪现 ——绘画的时尚策略与季平笔下的都市时尚
【人物】都市心灵脆弱的闪现 ——绘画的时尚策略与季平笔下的都市时尚
季平(1956- ),江苏南通人。先后毕业于上海轻工业专科学校美术系、上海师范大学油画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课程班、上海中国画院高级研修班。现为上海中国画院兼职画师,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林风眠艺术研究协会会员。
我们今天的艺术发展,却是和都市文化的加速度进程同处一个时空的。当中国社会完成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的转换之后,都市不仅成为工业信息文明的载体而空前繁盛,而且都市所形成的文化观念正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显然,传统中国画所依赖的山水之境及出世心态已不复存在了,代之的则是对高度发达的都市物质文明的追求与消费。这是一种都市心态的中国画,它必须从表现的形象、凸现的精神、呈现的心态到语言构成、形式趣味、笔墨意蕴等方面都对传统有所转换、有所疏离和有所整合,才能使这种传统的艺术进入都市文化的行列。
城市水墨·酷暑骄阳 2013年 96×58cm
都市文化的视觉可感性在不断刷新受众的视觉印象,追逐刺激暴烈的图像也逐渐成为视觉艺术家的创作目的。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语言本身成为艺术存在的理由。在这种凸现艺术非表述的时尚中,语言成了创作主体显示个人癖好、个人妄想与个人元素、符号与意趣的“玩物“。现代水墨或实验水墨从传统文人画的笔墨营垒中分化出来,就是语言独立宣言的最好例证。从语言独立再到凸现媒材,所追逐的,无不是急剧的节奏、眩目的变化、过量的印象这些和都市时尚同谋的官感刺激。时尚的策略就是解构经典艺术,消解古典艺术的美学原则,排斥美感,一切经典的美、常态的美都要以病态怪诞之物去替代,使美感变成奢侈和不必要的东西。
城市水墨·母与子 2014年 96×58cm
当季平作为媒体记者每天经过坐落于淮海中路的报社大楼时,真不知他穿梭的是车水马龙的人流还是闪烁着光鲜的时尚之潮。略有所思的他,总是沉静地扫视着人头攒动的街景,体味着都市的奢华和这奢华背后掩藏的无边欲望与生存困惑。
他的作品正像他每日淌过的时尚之流一样,那是在殖民文化的旧街景中演绎的现代都市时尚:川流不息的香车,喧嚣躁动的人潮,青春靓丽的酷扮,品质典雅的服饰,所有这一切,都叠印在季平那时尚湍急的河流中。他不是具象地表述,去告知摄影镜头下捕掠的时尚图像,也不是抽象地超脱,去升华隐藏在物像背后的结构关系,而是用心去感受都市的节奏,用笔去触碰时尚的幻象。他甚至把那些外在感官的刺激,都消融在黑、白、灰的墨色沉淀之中,在画面那些看似具象却又不辩东西的图像里,去触摸都市时尚的灵魂,去体验都市人性的空间。
城市速写·白墙 2015年 96×58cm
他的作品当然有形式的意味和语言的探索。比如,怎样把具象的人物造型推向平面化具有抽象构成关系的结构;比如,怎样把中国画山水的皴法转换为画面的形色关系;比如,怎样将空灵而又单薄的笔墨意蕴和丰厚的富有体量感的结构融为一体,等等,都呈现出他独特的个性和出色的表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季平的中国画既完成了山林之境和出世心态的转换,又具备了都市文化时尚的策略。尽管这些,对一个画家而言可能是至关重要的,但季平的作品又绝不止于此。他的作品给人回味更多的,还在于画面中那些飘忽不定的影像所复现的人类都市体验——一种惊慌的焦虑,它无疑是高度发达的信息文明和引发这种信息变幻的都市时尚给人类生存空间造成的心理挤压。
城市水墨·初秋 2012年 96×58cm
淮海路的时尚信息并不比意大利的米兰、法国的巴黎来得晚。因此,每天当季平融入到这个时尚的河流时,他感受的不仅是这娇娆繁复、鬼魅迷离的时尚变幻,而且是这繁荣奢华的背后隐藏在人们心理的惊慌的焦虑,那是一种难以用语言诉说的心理体验。他的画,很能让人联想起画巴黎街景的郁特里罗和画巴黎酒巴舞女的劳特累克的作品,或者说,季平时尚的街景里渗透着郁特里罗的忧郁,也渲染着劳特累克的侈糜,那都是都市心灵最敏感而脆弱的闪现。
城市水墨·好朋友 2015年 96×58cm
(本文作者系著名美术评论家、现任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杂志执行主编)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